(吉隆坡4日讯) 财政部副部长拿督奥士曼阿兹(Datuk Othman Aziz)表示,目前大马中等收入家庭能负担的房子价位约在165,060令吉。
他解释,这是美国调查研究机构 Demographia 为评估国际住房负担能力,採用由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推荐的中位倍数(Median Multiple)计算法所得出的数据。
该调查定义,一户家庭购入的房子要低於年收入的3倍价格,才称得上是可负担房屋。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2016年度报告中指出,马来西亚50%的家庭在2014年的月收入在4585令吉以下,这意味着他们他们可负担的房屋价码上限应当约在165,060令吉左右。
奥士曼表示“然而,在2014年全国仅有21%的房子售价低于25万令吉,至于发展商则倾向建造售价50万令吉以上的高端房产。”
全国购屋者协会(HBA)总秘书郑金龙表示,发展商所提供的房屋价格对比起潜在买家的负担能力,两者之间并不均等。
协会归纳“可负担房产”应在15万令吉至30万令吉之间,面积至少800平方尺,卧房至少两间。可是发展商理解的首购族“可负担房产”价格竟达50万令吉,而非首购族的“升级版房产”竟要价百万令吉。

随着新建造的房屋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可负担房屋的短缺将会是近年的一个长期课题。
“尤其在近5年来,房屋供应的减少反映出新屋供应数和家庭买房的需求增加数不成正比。”奥士曼在2017年度財政预算案的“提高可负担房屋数量”焦点小组会议上说。
奥士曼还指出,政府已计划趁势建造更多可负担房屋,尽管建造速度还未追得上需求。
一马房屋计划 (PR1MA) 就是大马政府的其中一项举措,其目的是为中等收入家庭在重点城镇区规划与建造相应的优质住宅。

据首相纳吉表示,PR1MA 房子价格将低于市场价约20%,而 PR1MA 的网站也表明,家庭月收入介于2500令吉至10000令吉的都可申请。
PR1MA 网站也透露,七个价格介于26万7千令吉至31万5千令吉的中部发展项目已有五个项目开放抽签了。
然而,比起中等收入家庭的可负担房屋价码(165,060令吉),PR1MA 的可负担房屋价格依然在可承受的水平线之上。
郑金龙说,最初 PR1MA 的确积极提供“可负担房屋”给公众。不过之后 PR1MA 渐渐悖离初衷,并开始与私人发展商合作提供房屋和所谓的“时尚生活方式”。

另一个问题是,当供应已经不足以满足首购族的情况下,非首购族竟被允许参与 PR1MA 房屋的抽签和购买。从一开始就供不应求的前提下,这样的安排在逻辑上根本说不过去。
另一方面,郑金龙指出人民组屋(PPR)并不是 PR1MA 可负担房屋计划的一部分,因为人民组屋的目标受众是低收入家庭,并非中等收入家庭。而人民组屋若要成功,其关键在于其申请以及资格筛选的严格把关。
郑金龙再加上说“要定期调查人民组屋单位没被违规租出,尤其是租给外劳,同时必须对相关单位主人采取行动。”
(Translated by: Gabriel Ngiam, 19th September 2016)